唐高祖以李耳与李唐同姓,欲藉道教抬高李家权威,便认定老子为李家宗祖,曾宣布道教第一,儒第二,佛最后。太宗曾下诏确定道士地位在僧尼之上。高宗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。唐玄宗最热心道教,将老子封号不断提高,定为「大圣祖高上大道全阙玄天皇大帝」,亲作《道德真经疏》,以此为群经之首。封庄子、文子、列子、庚桑子为真人,其书为真经。又立玄学博士,公主妃嫔亦多入教受诸真封号。唐代有几个皇帝迷信长生成仙,服食丹药,结果中毒而死。
………………..
唐、五代道教著名学者有成玄英、王玄览、司马承祯、杜光庭等人。成玄英用道教解说老庄,认为「道」是至无、冥寂、不生不灭,要体会它不能滞于有与无,亦不可滞于非有非无。这种「遣之又遣」、「玄之又玄」的「道」叫「重玄之道」。人如「与道为一」,就能「不复生死」(以上见《老子注疏》)。王玄览进一步援佛入道,说:「心生诸法生,心灭诸法灭」,「三世皆空」,人们如能灭「知见」达到「坐忘」,即可「解形至道」(以上见《玄珠录》)。司马承祯以为人心原「以道为本」,由于「心神被染,蒙蔽渐深,流浪已久,遂与道隔」,如能「净除心垢」,达到「坐忘」的状态,则可得道,此时「身与道同,无时而不存;心与道同,无法而不通」(《坐忘论》)唐宋五代道士杜光庭,原修行于天台山,晚居青城山,对道教经典、史迹、仪则多有论述,着《广成集》等。五代道士谭峭,于嵩山学辟谷、养气、炼丹之术。着《化书》,认为世界起源于「虚」,「虚化神、神化气、气化形」,遂有万物,最后复归于「虚」。政治上提出「均其食」的主张,向往「无亲」、「无疏」、「无爱」、「无恶」的太和社会。